匯聚商學院:5年后將爆發娶妻難、養老難、招工難,還單著的漢子們要抓緊咯! 匯聚商學院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十三五規劃在計劃生育、城鎮化等領域,都將啟動重大改革舉措,預計一兩個星期內公布。其中,在計生領域的重大改革或將引發廣泛關注,在人口紅利逐步消退的時代,一場大刀闊斧的生育改革或將來臨。以下內容來自人口學者姚美雄: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相對不足。過去四十多年來,為了控制人口數量,我國已經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目前,中國的人口增長過快趨勢已得到根本性的扭轉。 | 娶妻難 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將引發諸多不良社會現象——婚姻買賣、第三者插足、婚外情、性犯罪、代際爭奪等 到2020年,“娶妻難”將逐漸拉開序幕:到2020年,24~28歲男性有4900萬人,而22~26歲女性只有3900萬人,初婚年齡男比女多了1000萬人,只能向低年齡女性中去擇偶。而低年齡段男女失衡也將持續存在,或會造成早婚、訂婚、婚姻買賣現象增多,導致婚姻錯位、第三者插足、非婚生育、代際爭奪及婚外情、性犯罪等社會現象增加。 在整個社會發展水平得到大幅度上升之后,卻有許多“剩男”無法成家,將會大大降低這個人群對社會的認同感,更可怕的是,這甚至會成為他們中少部分人反社會的誘因。 19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出現了出生性別比持續上升、嚴重偏離正常值范圍的現象(注:正常值應是103~107),2014年這一數字仍然高達115.9: 2010年,我國0~19歲人口中男孩有1.72億,比女孩數量多了2210萬。因此,2020年后,10%以上的年輕男性將找不到配偶,年齡段越低則越嚴重。娶妻難將成為社會和家庭的一個重大難題。 | 養老難 如今,近5個勞動力供養一位老人;2030年后,2個勞動力供養一位老人 2014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37億,占全國人口的比例為10.1%。據預測,到2050年,我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占總人口比例將超過30%。老齡化提前來臨,其實整個社會從物質到心理等方面都沒做好準備,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水平低,同時,養老資金缺口較大,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發育嚴重滯后,社會保障面臨相當大的壓力。 到2020年,養老危機爆發,財力人力都極度缺乏。在目前這種“四二一”家庭結構中,需要贍養的老人數量增多,中青年一代將不堪重負。特別是在2030年后,供養一個老年人所用的勞動力將由目前的近5個演變成2個,壓力可想而知。 | 招工難 2030年后,中國勞動力缺口將超過8000萬,意味著嚴重勞動力危機 目前我國少兒人口大幅下降,0~14歲人口所占的比重,1982年為33.6%,到2014年只有16.5%,大大低于世界27%的平均水平,遠低于印度的34.0%,比美國的20%還低,處于嚴重少子化水平;少兒人口總量也大幅下降,1982年為3.4億人,2014年只有2.2億人。 屆時招工難將成為社會的一個嚴重問題,將促使工資大幅上升、產業競爭力急劇下降,從而制約經濟增長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青年人口急劇減少,還將弱化社會創新能力,降低消費能力,造成社會總儲蓄下降。 預計2021年之后,隨著0~14歲人口大幅減少及上世紀0、70年代第三次人口高峰出生勞動力的逐漸退出,勞動力供給將急劇下降,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將給中國經濟帶來極大困擾。 到2030年,20~59歲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將只有7.64億人,比2010年時減少6900萬人,降幅達8.3%。 2021年后,20~34歲的青年勞動力將呈懸崖式下降,2022年至2025年4年間,每年將凈減1100萬人以上,到2030年將比2010年減少1.04億人、降幅達32%,總量只有2.21億人。 特別是2030年之后,將遇到嚴重的勞動力危機,中國勞動力缺口將超過8000萬人。 | “三難”爆發 要從根源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2020年后,人口危機全面爆發將給中國的發展帶來嚴峻挑戰。 人口再生產是社會再生產的必要條件。至今,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人口結構處于少子化情形下能由中等收入經濟體演變成發達經濟體。目前,全球范圍來看,能夠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由中等收入演變成發達經濟體的國家并不多。如果我國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不及時作出重大戰略性調整,推動人口結構向正常水平回升的話,即使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此后也難避免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局面。因此,從人口角度上看,實現現代化的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將面臨巨大挑戰。 我國現在雖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但由于少子化和老齡化相疊加,人口結構嚴重扭曲。而人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人口優勢正逐漸喪失,未來我國人口將大而不強。 作為發展中大國,大量增加勞動力投入依然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未來勞動力供應量的急劇下降,將造成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過早喪失勞動力比較優勢。
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根本原因是人口進入了新常態,由于人口紅利衰減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由于人口的劇變造成勞動力供求發生逆轉,低成本勞動力優勢基本喪失,傳統依靠勞動力擴張的粗放型發展模式走到盡頭,難以為繼。但這只是人口危機爆發前的冰山一角,真正的考驗還在2020年之后。 我國人口結構改善目標的底限應是0~14歲人口所占比重由現在的16.5%調整到18.5%,這是一條人口安全紅線,這至少需要新增3300多萬少兒。然而,靠“單獨二孩”政策,顯然難以實現這一目標: “單獨二孩”政策帶來的增量人口上限為400萬人,其提升0~14歲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不到0.3%。 | 修復人口結構已步入最后窗口期 隨著時間流逝,現在每年都有幾百萬育齡婦女喪失生育能力。我國人口發展已進入了關鍵歷史節點,“十三五”正是人口政策調整的最后關鍵期。 當前,修復人口結構已步入最后“窗口期”。80后、90后的生育意愿遠低于70后。而且,育齡婦女數量也在急劇減少,2010年,0~9歲女孩只有6600萬人,比20~29歲婦女的11300萬人少了近一半。 現在應該擔心的是補償性生育量太小的問題,而不是生育堆積。我們都知道,人口再生產周期長,目前,尚有許多人有生育意愿、較多婦女處于育齡期,應該立即全面放開“二孩”。 如果錯過了當前放開二孩的最后“窗口期”,由于育齡婦女急劇減少,即使以后鼓勵生育,恐怕也將于事無補。 |